年终看亮点(9)丨马关:药香满园“植”此青绿 描绘中药材产业新“药”章
“石燕双双入画梁,梨花厚厚朴前塘。牡丹露出防风蕊,芍药分开带雨妆……”近年来,马关县立足资源优势,强化资源整合利用,发挥科技人才优势,以科技创新赋能中药材产业发展向“新”提“质”,不断做强做优中药材产业,真正把古诗里药香满园、“植”此青绿的美妙意境照进了现实。
大栗树乡新寨村的李先良种植黄精多年,说起中药材种植和发展中药材产业带来的收益,他骄傲地告诉记者:“我们村自古都有栽种中药材的历史,家家户户都在栽种中药材,这得益于我们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栽种中药材。从2021年以来,我们新寨村种植黄精、白芨等中药材60余户230亩,每年的产值可达1150余万元,2023年,全村实现人均纯收入达到22851元,可以说我们村是名副其实的中药材村了!”
像新寨村这样家家种植中药材的村子在马关县还有很多,这正得益于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中药材多样性资源。马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全年平均气温16.9℃,山地和窄型谷地面积约占全县面积的87.7%。据马关县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县有明确药用功效的植物181科,733属,1119种。重点药材144种,其中野生药材基源植物90种,栽培药材基源植物54种。独特的资源优势、气候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中药材种植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
近年来,马关县紧紧围绕“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重大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串联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不断推动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预计2024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可达44万亩,收获面积可达24万亩,产量可达4万吨,农业产值可达19亿元。中药材产业发展已成为优化马关县域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联农带农富农、助力乡村振兴、促进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等工作的有效载体。
走进马关县八寨镇芦差塘村,仿佛置身于中药材“百草园”,山地间布满着三七、重楼、黄精、柴胡、白芨等各种中药材。据了解,芦差塘村在发展中药材产业过程中,充分发挥种植能手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跟着种植大户先行先试,种植成功后再将种植经验传授给其他村民,引导周边群众一起发展,逐步壮大种植规模。目前,该村12个村小组全部发展中药材产业,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超过1万余亩。
前不久,马关县八寨镇芦差塘村小箐脚村种植户肖剑的中药材白芨得了一种不常见的病症,一筹莫展的他拨通了农业“110”的求助电话,马关县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团的专家们亲自到田间地头“问诊把脉”,给他的中药宝贝们开出了良方,不久病症得到了有效控制。他感激地说:“种植中药材是个技术活,专家们帮我挽回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非常感谢他们。我也要积极学习种植科技,当个“土专家”,把中药材产业做得更大!”
近年来,马关县充分发挥各类“土专家”“田秀才”致富带头作用,不断推进“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研究制定《拔尖农业乡土人才评选和管理办法》《拔尖农业乡土人才认定实施细则》,先后评选认定中药材乡土人才173人,探索开展“兴边人才集市”助力产业发展。同时,马关县还注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引育留用”工作,不断发挥引才聚智作用。今年5月成立了马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引进三名硕士研究生;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聘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两名专家组建马关县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团,共同申报中药材科研项目两项。马关县通过一系列举措不断引育专业技术人才,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走进马关县大栗树乡和平村委会的滇黄精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正在进行作业,数百亩滇黄精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孔凡万介绍说:“滇黄精种植药肥管理十分重要,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指导下,我们引进了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通过这个设备可以精确控制水分和养分的供给,实现需求与供给精准匹配,不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还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种植成本,增加了药材产量。”
针对实施的基地智能化管理,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刘加练介绍说:“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设备,可以轻松地对中药材基地进行科学管理。除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外,该基地还安装了气象监测设备和可视化监控设备,通过气象监测设备可以适时掌握基地气候情况,通过监控设备可以实时掌握滇黄精生长情况,这些信息为滇黄精种植过程进行病虫害防治、药肥管理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近年来,马关县注重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不断增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科研合作力度,加大科研项目申报实施力度,通过“产、学、研”联动攻关,不断提升中药材科技创新应用能力,优化中药材产业发展。
以初心为舵,以使命为帆,马关县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新质生产力,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融合,通过大胆地试、勇敢地闯,努力在祖国西南边陲绘就出一幅抬头有青山,俯身有绿水,风过有药香,人过百草香的产业与生态协同并进的美好画卷。
编辑:郑文芳
二审:王发勇
终审:董高杰
新闻热线:0876——713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