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小分队来啦!云南师范大学师生马关开课,助力老乡沟通“更溜”、致富路更宽!

浏览量

7月17日至22日,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师生团队赴马关县开展为期一周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通过语言培训、文化调研、媒体交流等形式,推动普通话普及与乡村文化振兴深度融合。


WechatIMG11.jpg



开展“推普+青少年语言文化素养”能力提升活动

7月17日,团队在马关县马白镇南山幸福社区儿童之家启动首场普通话培训。针对当地儿童语言学习需求,设计拼音教学、口语表达、经典诵读等课程,采用情景模拟、互动游戏等教学方式,提升儿童普通话应用能力。次日,组织推普成果汇报演出,通过朗诵、故事表演等形式检验学习成效,增强儿童语言表达自信。



图片
图片


开展“推普+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活动

7月19日,团队深入马关县大栗树乡腊科村参与民歌节活动,开展民俗影像采集与推普助农宣传。结合民歌节文化场景,向村民普及普通话在旅游接待、农产品销售中的应用价值,同步记录传统民歌、民俗活动影像资料,为乡村文旅资源数字化留存提供支持。志愿服务团队还在活动现场演示了使用手机进行直播卖货,引导村民们学习利用直播将民族特色手工制品、特色地方美食、农产品等通过互联网直播的方式销售到更广的地方。

图片
图片
图片

开展“推普+乡村语言文化”宣传推广活动

7月20日,团队赴马关县马白镇南山幸福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开展文艺演出,穿插普通话教学互动环节,通过团队精心编排的相声、绘本演绎、唱歌以及和社区儿童共同编排表演的诗歌朗诵等节目吸引社区老人们的观看。通过这些精彩的演出从中向这些老年人们推广普通话。


WechatIMG5.jpg

开展“推普+数字语博”数字素养普及活动


7月21日,团队与马关县融媒体中心开展业务座谈,围绕基层媒体如何通过方言节目与普通话内容结合实现本土化传播、如何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大推普覆盖面等议题展开交流,分享短视频制作、直播技术等实践经验。



图片

图片



开展“推普+语言调查”实地调研

7月22日,团队联合“石榴籽一家亲”研学团队,在民族服饰产业创意园开展推普实践活动。结合壮族刺绣、苗族芦笙舞等非遗项目,向传承人及研学儿童讲解普通话在非遗技艺介绍、文化产品推广中的作用,并通过现场展演强化语言实践。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次实践活动以语言能力提升为核心,覆盖儿童、青年、老年多群体,串联民俗节庆、非遗传承、媒体传播等场景,累计开展专题培训3场、文化活动4次、座谈交流1场,形成影像素材超50小时,为马关县推普工作与文化振兴衔接机制探索提供实践样本。



END


QQ截图20231010093312.png

图文由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提供

编辑:郑文芳

责编:王开敏

审核:董高杰

新闻热线:0876——713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