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倮洒国家杉木良种基地数年耕耘结硕果

浏览量

近年来,马关县倮洒国家杉木良种基地在各级部门与科研力量的协同助力下,经过不懈努力,在良种培育、科研创新及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阶段性成绩。


图片


马关县倮洒国家杉木良种基地始建于1987年,地处距县城26公里的大栗树乡倮洒村委会的大山深处,海拔158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200毫米。基地总面积1332亩,为初级无性杉木种子园,是云南省杉木良种培育的核心区域。所培育的良种苗木生长健壮、成活率高,林分质量显著优于普通品种,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碳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图片


为了做好树体管理,工作人员如同呵护孩子一般,对每一株杉木进行精心养护,确保杉木能够获得充足的光照和养分,健康茁壮成长。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为杉木的生长保驾护航。

“我们先后开展了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抚育等工作,累计生产了杉木良种1000公斤以上,还开展了杉木良种杂交培育,累计完成了222个杂交组合,培育了1.5万株杂交苗,计划于今年年底开展全同胞子代测定林的定植。”马关县金城林场副场长彭孝江介绍。


图片


云南省林木种苗工作总站高级工程师冯峻于2023年开始,就一直带领科研团队驻扎在马关杉木种子园里开展调查工作,他们用专业的仪器测量树苗的高度、直径,观察叶片的颜色和形态,精心挑选优良亲本。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只为找到最优质的基因,为杉木良种的培育奠定基础。


图片


“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优良的亲本来做杂交育种,2024年我们完成了70个杂交组合,2025年我们完成了52个杂交组合,这些杂交组合的完成,为第二代种子园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冯峻说。


图片


从最初的第一代种子园建设,到后续的改良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林、种质资源收集区逐步完善,基地规模不断拓展,每一片新增的土地,每一株新栽的树苗,都见证着基地的发展和进步。


图片


“马关杉木良种基地经过40年的努力,先后建设了第一代种子园、改良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林、种质资源收集区,由最初的554亩发展到了今天的1000余亩。下一步,将力争建成高世代种子园。”文山州林业和草原种苗管理站站长赵侦华说。


图片


据马关县金城林场副场长彭孝江介绍,下一步,将建成集杉木和木兰科为一体的良种繁育基地,这一举措意义非凡,木兰科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生态和药用价值,与杉木进行联合培育,不仅能丰富基地的物种多样性,还能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图片


未来,马关县倮洒国家杉木良种基地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为不同地区提供更多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苗木,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林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书写更加绚丽的绿色篇章。


END


QQ截图20231010093312.png

记者:龙品楠 

通讯员:彭孝江

编辑:郑文芳

责编:王开敏

审核:董高杰

新闻热线:0876——713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