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公安电诈警情通报(第13期) | 贷款“免审”? 驾照“免考”?
“秒批贷款”救急心切?
小心“保证金”连环套
钱包秒变“空城计”!
驾照“包过”太省心?
恭喜你可能“喜提”一张废纸外加警察关注!
骗子们正“冲绩效”
专钓图省事、急用钱的你
别让你的血汗钱沦为骗子的“KPI”
更别让“免考捷径”变成法律雷区!
擦亮眼
这些“陷阱”硌牙又赔本!

案例一:虚假服务类诈骗
别让“免考拿证”坑惨你
2025年7月13日,马关县木厂镇的刘先生报警称:其被虚假服务诈骗。
经了解:2025年7月12日,刘先生在某短视频平台上认识一名自称是驾校的工作人员,称能帮刘先生办理驾照,后让刘先生下载了“腾讯会议”APP和“驾考宝典”APP,对方通过“腾讯会议”APP与刘先生聊天,在聊天过程中刘先生添加了一名自称是驾校的教练。教练让刘先生在“腾讯会议”APP中打开了“屏幕共享”功能,刘先生的手机便被对方远程操控并处于黑屏状态,对方冒充刘先生向其微信好友借钱,待微信好友借钱给“刘先生”后,又将钱从“刘先生”的微信提现至银行卡并转走。期间,分别让刘先生进行了“人脸识别、输入密码、提供验证码”等操作。待刘先生可以操作其手机时,已被对方拉黑,其与对方的短视频账号及微信聊天记录均被对方删除才意识到被骗报警,刘先生共计损失1万余元。

诈骗套路:利用“屏幕共享”窃取手机信息(短信、密码、验证码全暴露!),远程操控手机转账,事后拉黑、删记录。
案例二:虚假贷款类诈骗
“先交钱解冻”都是坑
2025年6月19日,马关县马白镇的唐女士报警称:其被虚假贷款诈骗。
经了解:2025年6月19日,唐女士接到一个“00开头”的陌生电话,对方询问唐女士是否要借网贷,唐女士表示自身情况无法贷款,对方称老平台不能借重新下载一个新的平台即可,于是让唐女士加入一个微信群,并点击群内链接下载安装了“还呗”(申请贷款平台)、“简讯lM”(联系软件)、“粤通卡”APP(充值软件),安装好后对方让唐女士在“还呗”里面操作申请贷款。在申请贷款过程中客服称唐女士卡号输错了一位导致卡被冻结,需转5000元至指定账户进行解冻(交解冻费),否则将影响唐女士征信,唐女士先转2000元给同事,通过同事手机在微信群里发了200元的10个红包,红包发后对方让退群,后又通过二维码扫码转账3000元给对方。接着,对方称需进行二次认证,让唐女士在“粤通卡”充值25000元,并让唐女士等10分钟后去提现,提现过程中对方又称唐女士操作失误再次被冻结,需要再转25000元到对方指定账户进行解冻,唐女士才意识到被骗报警。唐女士合计损失3万余元。

诈骗套路:以“贷款免审”为饵,伪造贷款“官方平台”,再用“解冻费”“认证费”套路你转账。

警方提示: 1.APP/链接别乱点:陌生APP不下载,会议邀请、贷款链接直接拒绝,尤其是“00开头”的境外电话,十有八九是诈骗! 2.屏幕共享=“引狼入室”:任何“客服、工作人员”要求开屏幕共享都拒绝。共享屏幕时不要输入支付密码、验证码、刷脸认证,谨防上当受骗。 3.贷款先交钱?100%诈骗!贷款要通过银行、正规消费金融公司的官方渠道,正规平台不会以“解冻费”“认证费”“刷流水”为由索要钱财,对于陌生来电、短信推送的贷款信息,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切勿点击不明链接,下载非官方贷款APP。 4.敏感信息别泄露:不要轻易在陌生APP中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短信验证码等敏感内容,正规平台不会以“银行卡异常”“需要交保证金”套路你,让你先转账的果断拒绝,绝不向陌生账户转账。 |
编辑:郑文芳
二审:王开敏
终审:王成敏
新闻热线:0876——713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