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移民焕新生 村美业兴人欢颜 ——马关县移民搬迁安置见成效

浏览量


绕过喧嚣拥挤的环城路,轻轻一转,便踏入马关县河边水库移民安置村——元宝坡移民新村的进村道路,路面干净平整,行道树整整齐齐,郁郁葱葱,路边一块块规整的土地上,人们正辛勤地挥洒汗水,清风拂过,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元宝坡移民新村.jpg


近年来,在省、州搬迁安置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马关县搬迁安置办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和移民产业发展,充分运用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有关政策,大力推进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移民产业,形成马关县“跳出库区看库区”的产业发展思路,多渠道促进移民群众持续增收,全面提升移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我们是2019年搬迁到马关城区元宝坡的,之前在老家居住环境不是很好,交通也不便,比如说看病,小孩上学都很不方便。”元宝坡移民新村村民龙兴巧感叹道。搬迁以前,村里生活环境极为恶劣,村里房子大多是土木、砖木结构,村子通往耕地的生产路只有一条顺河而下的泥土路,仅能通畜力车。村子也比较偏远,为了维持生活,需要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打工,就连孩子上学和看病的路程也很远,来回一趟很是折腾。


洋瓜种植基地.jpg


搬迁安置工作启动以来,马关县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以维护库区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首要任务,注重工作方法方式,强化协调配合,挨家挨户进村入户进行摸底调查、核实、宣传,把相关的实物指标、补偿标准等政策印制成册,下发到每一户群众手中,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同时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分析了解他们的担心和疑虑,及时、耐心、细致地开展思想工作,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引导群众积极支持和配合移民搬迁安置工作。

为改善移民新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移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马关县搬迁安置办公室持续开展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已初见成效,村内道路硬化、雨污分流,绿化、太阳能路灯、休闲亭、篮球场、科技活动室、监控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移民子女就学在1.5公里以内,就医在5公里以内,搬迁前后生活对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条化。如今,步入元宝坡移民新村,道路宽敞整洁,两旁房屋错落有致,排列得整整齐齐,休闲亭下村民们有说有笑,孩子们嬉戏打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自从搬到马关城区之后,村内居住环境大大得到了改善,看病、小孩读书都很方便了,到县城务工的机会也多了,房屋还可以出租,每年有一点收益,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说起现在的生活,龙兴巧显得格外地幸福和满足。

环境变好了,产业也不能落下。据龙兴巧介绍:“后期扶持每年每人还可以领到600元的生活补助。还有县搬迁办申请的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投资柑橘产业,每年可以有十多万元的分红,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都感到很满意,很高兴”。


沃柑收益分红现场 (2).jpg


据悉,为保障移民群众收入来源,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乡村振兴,在省、州搬迁安置部门帮助、支持下,马关县搬迁安置办公室以跳出库区看库区的思路,积极谋划后扶产业。


沃柑开花.jpg


马关县健康农场柑橘种植基地就是移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希望田野,漫山遍野的果树长势喜人。

 “这里是马关县最大的柑橘种植基地,我们2020年与马关县搬迁安置办公室合作,流转了3000亩土地,开始种植无核沃柑。如今基地已达丰果期,每年都将为移民群众带来100多万元的分红。”西畴县绿飞畜牧有限公司马关分公司董事长高华强介绍道。截至目前,该项目已获取收益金100余万元,其中河边水库移民户均分红8000余元,解决了移民群众后顾之忧,实现库区和谐稳定。


沃柑基地 (2).jpg


同时,马关县搬迁安置办公室坚持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积极组织三轮车驾驶、厨师、面点师、抖音直播、食用菌种植等实用技能培训,为移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技能学习机会,夯实移民在新环境中找到稳定的生活来源和职业发展路径的基础,移民群众持续“造血”能力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幸福底色擦得更亮了。下一步,马关县将继续探索发展特色后扶产业项目,总结完善移民产业扶持项目建管模式,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移民后期扶持措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让移民群众在马关这片热土上收获更多的幸福与希望。



END


QQ截图20231010093312.png

记者罗孝学

编辑:郑文芳

责编:王开敏

审核:董高杰

新闻热线:0876——713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