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稻谷”到“好大米” 科技赋能让“一粒米”走得更远
坐落于南山工业园区的云南鑫浩粮贸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着先进的现代化大米加工生产线,建成投产以来,公司严把技术关、质量关,从这里加工后的大米被源源不断地销往各地。


走进鑫浩粮贸科技有限公司的大米加工车间,稻米的清香混合着机器的运转声扑面而来。稻谷从原粮仓自动称重输送到生产加工线,经去石去杂、然后脱壳、碾米、过筛、再经色选和抛光后自动灌装。整个过程只需15分钟左右,就能在全智能、全自动的环境下完成从稻谷到大米加工打包的工艺流程。整条生产线仅需1至2名工人操作,全流程由电脑智能控制,高效又精准。
云南鑫浩粮贸科技有限公大米加工厂负责人张帅飞说:“整条生产线基本都是自动化的,一个人就可以操作,像今天我们就能发出50吨米。”
据了解,该大米加工生产线于2020建成投产,共计投资2330万元,共设计有36道全自动加工工序,现日产能150吨稻谷,原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年产3至5万吨大米。 “一粒米”串起“产+加+销”全链条,铺就一张致富网。公司还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了稻谷从田间到餐桌的无缝对接,让农民种得放心、卖得省心。
云南鑫浩科技粮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代涛介绍:“ 2024年整年总共带动老百姓在种稻谷收入3400多万,其中带动的农户是3480户,大米加工厂总共带动了12名员工。”

生产流水线上,工人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整个加工过程安全细致、有条不紊。大米加工厂的建成不仅为种植户解决了加工问题,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让他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对于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大家很是满意。
云南鑫浩粮贸科技有限公大米加工厂负责人张帅飞说:“老板给的工资也是比较好的,扣完五险一金后,每个月还是能拿到5000块钱,又可以上班又可以照顾家庭。”
“我主要负责大米加工包装,来这里上班,离家比较近, 几分钟就到了,工作也比较轻松。”云南鑫浩粮贸科技有限公大米加工厂员工黄梅说道。


如今,全自动化大米加工厂不仅是当地粮食加工的“主力军”,更成为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写照。从“好稻谷”到“好大米”,科技的力量让每一粒米都更有价值,也让粮食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编辑:杨耘
二审:王开敏
终审:陶永顺
新闻热线:0876——713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