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400余亩葫芦缀满藤 架起乡村振兴“致富链”

浏览量

近日

马关县仁和镇的百亩葫芦种植基地

迎来丰收盛景


图片
图片


郁郁葱葱的藤蔓间缀满形态各异的葫芦,工人们正娴熟地采摘、分拣、装运,欢声笑语与忙碌的身影交织成一幅生动的“丰”景画卷,小小的葫芦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在仁和镇沙坝村委会白石岩上组,张正聪家的13亩葫芦地里,饱满光亮的葫芦垂挂枝头,10余名工人正忙着采摘。“今年雨水大,葫芦受损较多,但预计仍能卖4万块左右。”张正聪计划明年与技术员合作优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产量。


图片
图片


在白石岩村,像张正聪这样通过葫芦种植实现增收的农户一共有14户,依托仁和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村民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发展之路。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统一收购”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大大小小的葫芦成为了带动村民增收的“致富果”。


图片


正在地里帮忙采摘的周仙就是受益者之一,她一边麻利地挑选着成熟的葫芦,一边笑着说:“今年,我家也栽了20多亩葫芦,现在还没到采摘的时间,所以来这里做工,我每天都有100多块工资,还是很不错的。”


图片
图片


在一旁认真指导农户挑选葫芦的人叫作张国能,他不仅是白石岩村村干部,更在葫芦种植产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去年,收购商来到马白镇腰棚新寨村收购葫芦,察觉到商机的张国能便与收购商进行洽谈合作,最终达成了由他负责在本地推广种植葫芦,公司统一免费提供葫芦苗和提供了低于市场价的肥料,以及无论挂果大小统一收购价收购的协议。


图片


在种植期间,他深入田间地头,从播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悉心指导,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种植经验传授给农户。等到葫芦成熟采收时,他严格把关选果、分装等流程,最后和农户现场扎账算,保障农户利益,让农户吃下“旱涝保收”的定心丸。

张国能表示:“葫芦到了采摘季节了,我来地里指导农户摘果、选果再到装货上车,收购的葫芦不分品质、也不分大小,统一收购价为每个1块,除了被虫啃食或者有疤痕的不要以外,其他都是1块一个,采摘好到上车完成公司就直接付款,不会赊账。”


图片


据了解,葫芦种植产业在马关县发展态势良好,已在马白、夹寒箐、小坝子、都龙、南捞、仁和等7个乡镇落地生根,种植面积达400余亩,带动全县70余户农户增收。其中,仁和镇种植规模最大,有200余亩,按照每亩产值5000元计算,仅仁和镇的葫芦种植就可实现收入100余万元。


END


图片

QQ截图20231010093312.png

记者:程攀 谭倩 夏宗容(实习) 

通讯员:王晰

责编:王开敏

审核:董高杰

新闻热线:0876——713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