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看马关(农民增收)丨一地双收!马关县探索“红果参套种大豆”新模式
浏览量
“今年套种的两百亩红果参和大豆很成功,光卖毛豆就赚了五六万,农科局给的豆种、肥料也实实在在帮我省了钱!”马关县种植户冯由明站在自家田里,看着长势喜人的作物,难掩丰收的喜悦。眼下,在马关县夹寒箐镇田房村的红果参种植基地里,红果参枝叶繁茂,行间的大豆豆苗嫩绿、豆角饱满,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是马关县探索“红果参套种大豆”模式结出的硕果。

作为全国一百个部级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示范县,近年来马关县一直面临“发展特色产业”与“保障粮食安全”的双重考题。为破解耕地“非粮化”争地问题,马关县农业科技部门经过三年探索,最终摸索出“红果参与大豆套种”的特色模式。据介绍,红果参作为高经济价值药用植物,与大豆搭配种植不仅互不影响,还能共享资源、改善土壤;更关键的是,在保证红果参产量不减的同时,能多收一茬大豆,既守住了粮食安全底线,又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

为让这一模式落地见效,马关县农业科技部门不仅提供技术指导,还为种植户送上“真金白银”的支持。像冯由明这样的种植户,每亩地能领到一包价值160元的肥料,全县还累计发放豆种800多斤、补贴资金数万元。“耕作压力小了,地里产出还多了!”不少农户表示,这种模式让大家对农业多样化发展有了新认识。“老板又种红果参又种大豆,我们来做工也觉得这种模式好,能稳定挣钱。”在田房村的种植基地里务工的唐兰武说。

据马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张玉发介绍,接下来马关县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更多农户参与套种,并引入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未来,红果参套种大豆模式将持续为马关县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助力农户增收的同时,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廖珊珊
责编:王开敏
审核:董高杰
新闻热线:0876——713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