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县“四举措”推动农村劳动力 实现高质量就业
今年以来,马关县高度稳就业工作,把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作为目标,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聚焦脱贫人口、易地搬迁群众等重点群体,通过精准摸排、搭建平台、技能培训、机制创新等措施,推动农村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保障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精准摸排筑根基,动态管理提质效。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为原则,整合乡(镇)、村(社区)工作人员、驻村工作队员及挂钩帮扶责任人等力量,进村入户开展“敲门行动”,全面摸排农村劳动力就业状态。对有就业能力未就业人员,精准掌握其培训需求、就业意向、创业需求等,分类建立动态台账。同步更新云南省农村劳动力信息系统,确保数据“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实现“底数清、需求明、动态准”的精细化管理,为靶向施策提供数据支撑。
供需对接搭平台,线上线下促就业。创新就业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搭建供需桥梁,积极推送就业岗位,充分调动群众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的积极性。截至目前,线下组织招聘会18场,线上依托马关政务网“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栏、“马关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等开展招聘95场,累计服务企业132家,推送岗位10.47万个;发放宣传资料2.5万份,吸引2.28万人次咨询,153人现场登记求职,94人达成就业意向,有效破解“企业用工难、群众就业难”的供需错配问题。
技能培训强本领,提质就业增动能。聚焦市场需求与群众意愿,以“实操实训”为核心,提升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截至目前,开展技能培训76期,覆盖3507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1127人次、监测对象劳动力162人次,确保参训人员掌握一技之长,切实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能就业”向“就好业”转变。
机制创新稳岗位,多元拓岗固成果。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与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企业建立“点对点”输出机制,优先保障脱贫人口及“三类监测对象”稳定就业,出台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劳动力跨省务工交通补助实施办法,截至目前,已有10728人申请;开发乡村环境卫生清扫员、护林员等9个类别乡村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脱贫户和监测户中“一有两无”家庭劳动力就业,截至目前,共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6079个(含护林员2063个),安置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就业6079人;依托59家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劳动力197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17人,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通过“岗位开发+政策激励”,筑牢就业保障网。
通讯员:王德稳
编辑:郑文芳
责编:王开敏
审核:董高杰
新闻热线:0876——713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