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汛”影(三十一)丨平安就是最好的团圆 马关安置点里的暖心中秋

浏览量


中秋佳节本该是万家团圆的时刻,而在马关县,一群暂时告别家园的群众,却在临时安置点里收获了一份特殊而深厚的温暖。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马关县部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为确保安全,他们听从安排,暂时转移至临时安置点。这个中秋,团圆有了不一样的定义——它不再是局限于小家的欢聚,而是扩展为党委政府与受灾群众之间,干部与百姓之间,心手相连的深情厚谊。

图片




都龙镇


都龙镇辣子寨村上田房小组被排查出有地质安全隐患,全村38户群众在党委政府的关怀下,转移至临时安置点,并度过了一个温暖而又难忘的中秋节。


安置点集体中秋.JPG


为了保障群众在安置点的基本生活,尤其是解决吃饭问题,都龙镇政府全力以赴。政府统一调配了猪肉、猪脚、鸡肉和蔬菜等丰富食材,土豆、洋瓜等蔬菜供应充足,丰富了集中安置点的伙食菜品,最低标准保障每顿三餐一汤,让群众每顿都有肉吃。

为了准备中秋节的食材,镇政府的谢雷更是一大早就出发购买物资,七点便踏上行程,和同事们争分夺秒,计划在台风来临前把肉、蔬菜、月饼、水果、方便面等物资送到转移安置点。他们一直忙碌到凌晨一点,才将所有物资配送完毕。考虑到“麦德姆”台风可能造成的塌方、滑坡阻断交通,他们准备了三天食材物资量。


图片
图片


中秋佳节当天,安置点里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上田房小组八十余名群众和驻点的工作队共同动手做中秋晚餐。饭后,全体村民一起围坐,集体度过这个特别的中秋节。桌子上摆满了各式月饼、花生、瓜子、苹果、石榴等,大伙儿边聊边吃,欢声笑语回荡在安置点。


集体过中秋.JPG


在人群中,有穿制服的警察、戴党徽的党员、穿迷彩服的防汛减灾干部,他们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下沉到一线开展防汛减灾工作,和转移群众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这个大家庭带来的幸福。

转移群众上田房小组组长张正学说:“因为有台风要来,还会有大雨,所以在政府的关心之下,把我们村的人转移到这里住,临时安置几天。我们村小组一人不漏地来到这里,老人、小孩还有身体不便的人都全部来了,吃的住的全部有,我们两手空空地来,什么都没带,但在这里能吃得好住得好。”

学生张正毯也感慨道:“放假回家就遇到了台风,我们村小组被排查出有安全隐患,可能会受到泥石流山洪影响。我们积极配合转移避险工作,这里的房子是钢筋混凝土,比较安全,水、电、网络全都有。村民们在这个中秋节有更多的体验感,促进了邻里的关系,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关心关爱。”

在这个特殊的中秋节,都龙镇辣子寨村上田房小组的转移群众在安置点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党委政府和一线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记者:普绍光 

 通讯员:林娜



金厂镇


在这个象征团圆与团聚的中秋佳节,尽管台风的侵袭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但在集中安置点,群众们展示了坚韧与温暖,齐聚一堂,共同欢度这个特别的夜晚。


微信图片_20251006194750_37_41.jpg


为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金厂党委政府工作人员在金厂中学和老寨小学安置点精心准备了月饼、花生、水果等节日食品,让大家感受到节日的氛围。


图片


在金厂中学安置点的一间教室内,灯火辉煌,居民们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各式美味,一边分享着各自的中秋故事与祝福。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老人们的温暖祝愿,仿佛驱散了外面狂风暴雨的阴霾,形成了一幅温馨的节日画面。


图片


为了增强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金厂中学安置点还特意安排了互动节目,让村民们纷纷参与其中,唱歌、跳舞,留下了无数欢声笑语。大家在这个特殊的中秋夜里,虽然身处异地,却依然感受到浓浓的家庭氛围和邻里情谊。

“无论在哪里,心连心就是家。”下田房村村民黄雪香感慨地说。在这个中秋节,大家相互支持,共同面对困难,让人倍感温暖。尽管台风来袭,但这份团结与爱意使得每个人的心都更加紧密相连。

金厂镇金厂村委会工作人员陶富梅表示,将继续关注受灾群众的生活情况,努力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起应对号“麦德姆”台风。

记者:陶正雄 

通讯员:张芳



八寨镇


中秋佳节,当千家万户沉浸在团圆与欢乐的氛围中时,八寨镇夹马石村委会却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诠释着“团圆”的意义——村干部走进转移安置的农户家中,与他们共度中秋,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共同抵御台风“麦德姆”带来的挑战。


55bf4515c7b50703bf25700f9e72b21d.jpg


受台风“麦德姆”影响,夹马石村面临严峻的防汛防台形势。特别是草果箐村,地处地质灾害易发区,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夹马石村委会迅速行动,积极组织力量对地质灾害点和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并成功转移了6户17名群众至安全地带。

中秋之日,当大多数家庭围坐一堂,共享月饼之美时,夹马石村的村干部们没有选择与家人团聚,而是带着月饼和节日的问候,走进了转移农户的家中。他们与农户围坐一起,吃月饼、聊家常,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干部与群众心连心”的深刻内涵。


ba8e0aa5a854889e25db48fa1bc22bb9.jpg


“今年这个中秋,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村民孙田景感慨地说,“是政府的关心让我们得以躲避台风的影响,一家人能够安全地聚在一起。虽然外面风雨交加,但我们的心里却是暖洋洋的。”

夹马石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熊江表示:“看到村民们一家其乐融融,没有受到台风的影响,我们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了。这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在这个特殊的中秋节里,夹马石村委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次的紧急响应、每一份的关怀与守护之中。风雨虽大,但温情更浓,夹马石村的中秋,因爱而更加圆满。


记者:邓健



夹寒箐镇


在台风“麦德姆”来袭的特殊时刻,夹寒箐镇妥善安置转移群众,暖心守护节日温情。


图片
图片


在么龙小学集中安置点,55名群众围坐一起,在镇、村干部的陪伴下共度中秋,品尝月饼、共话家常。在牛马榔村委会,17名转移群众脸上洋溢着安心的笑容集体合影。在新堡寨安置点,13名群众临时安置点围坐于火盆前,共赏明月、共庆佳节。一幕幕温馨场景,展现了风雨中的守望相助与别样团圆。


记者:罗孝学

 通讯员 :陈鑫



马白镇


10月6日,受台风“麦德姆”强降雨影响,马白镇转移危险区域群众65户173人至集中安置点。时值中秋佳节,为确保转移群众感受到家的温暖与节日的关怀,镇党委政府迅速组织,在确保基本生活无忧的基础上,特别关注群众的节日情感需求,节日前夕统一采购调配月饼550个、水果300余斤、花生瓜子20余袋、方便面39箱等慰问品及时送达各安置点,党员干部、共建理事会成员和志愿者们细心分装,将一份份满载着关怀的“节日礼包”送到每一位群众手中。红彤彤的苹果寓意平安,饱满的石榴象征团圆,香甜的月饼寄托思念……这些寻常的节令食品在特殊的环境下,传递出非凡的温情,迅速安抚了大家因灾转移的焦虑情绪,筑牢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保障网”。


图片

微信图片_20251006193222_19_107.jpg
图片


除了发放节日慰问品,党员干部们利用现有条件,与群众一起动手,用发放的食材准备简餐。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月饼、品尝水果、剥着花生瓜子,你一言我一语,唠家常、谈收成、话未来,安置点变成了温馨的“大家庭聚餐”现场,干群关系在亲密互动中持续升温。

通讯员:王泳平



大栗树乡


在这个特殊的中秋节,大栗树乡党委政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提前2天专题研究安置点节日保障方案,精准制定“中秋物资清单”,定制“中秋团圆餐”,储备节日物资,确保“人人有月饼、户户有礼包”。夜幕降临,“齐唱红歌 赏月团圆”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2个活动点温暖上演,县处级挂钩领导及下沉领导、乡党委班子、安置点干部职工21人与群众齐聚一堂,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歌,为每户送上“中秋礼包”,并开展赏月谈心活动。目前,安置点运行平稳有序,群众情绪稳定,未发生一起因转移安置引发的不满或安全事故。


c05c205fdf2a2874b2794745c5b59814.jpg

图片


月光所至,皆是团圆。大栗树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初心,让67名转移群众在安置点里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情与力量。

(通讯员:郑希怡)




木厂镇


清晨,木厂镇堡堡寨村委会安置点已是一片暖意融融。村民们自发地忙碌起来,洗菜、切菜、炒菜,正为节日的团圆饭做起了准备……而这场“家宴”的食材,源自木厂镇党委政府的特别心意——一头猪和各类新鲜蔬菜。

“临近中秋,在党委政府的关心关爱下,购买了些许物资,希望能让村民在安置点安安心心、快快乐乐地过好节。”堡堡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龙发江说道。一顿用心的团圆饭,不仅改善了伙食,更吃出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滋味。

对于村民田正兰而言,这是第一次不在自己家中过中秋。“虽然我们村子受灾了,但政府很关心我们。第一次跟大家一起过中秋节,我们感到很温暖。”她的话语朴实,却道出了众多安置点群众的心声。暴雨冲不垮生活的信心,因为及时的转移和妥善的安置,为他们筑起了安全的港湾。


微信图片_20251003215613_19_40.jpg
图片
图片


月渐圆,人心更向团圆。这个安置点,临时组成了一个充满温情的“大家庭”。夜幕降临,镇村干部们贴心地将月饼、水果等慰问品分发到大家手中。围坐在一起,品一口象征团圆的月饼,唠几句暖心家常,欢声笑语中,节日的氛围愈发浓厚。

“党委政府关心到位,大家在一起很开心,也很暖心。”堡堡寨村委会下寨村小组长陆泽荣的感受,是这场特殊团聚最真实的写照。


记者:吴兰会 普绍光 刘艳 
通讯员:李正斌  陈达杏




警民相伴,风雨中共度团圆


中秋临近,本该是家人围坐一堂的时候。听说台风就要来了,都龙边境派出所南松警务室的民警们,特意把暂时转移来的乡亲们聚到一起,提前过了一个简单却温暖的中秋。


图片


临时安置点的院子里,摆好了一盘盘月饼和水果。大家围坐成一圈,橙红色的塑料凳,映着昏黄的灯光,显得格外亲切。


图片


临时安置点的院子里,摆好了一盘盘月饼和水果。大家围坐成一圈,橙红色的塑料凳,映着昏黄的灯光,显得格外亲切。

民警们坐在群众中间,轻声问他们:“晚上睡得好吗?”“还缺不缺什么东西?”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透出浓浓的牵挂。一位民警说:“虽然台风要来,咱们的计划打乱了,但只要人平安,哪里都是团圆。”孩子们领到月饼,笑得特别甜;老人们也放松下来,聊起了家常。

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华丽的装饰,但这份真诚的情谊,让这个夜晚变得不同。警民并肩,在风雨来临前,传递着温暖与力量。


通讯员:杨可欣


2025年的这个中秋,在马关县的安置点里,团圆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它是对平安的守护,是对希望的坚守,是风雨同舟后的彼此慰藉与鼓励。党员干部们放弃假日休息,坚守一线,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受灾群众顾全大局,积极配合,用理解和乐观展现坚韧与勇气。这个别样的中秋告诉我们: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在一起,真情常在,平安,便是最好的团圆。

图片


QQ截图20231010093312.png

编辑:郑文芳

二审:王开敏

终审:王成敏

新闻热线:0876——7133230